Nature
19 July 2018 VOL 559 Number 7714
评论
- SCIENCE停止与盖茨基金会进行的开源出版试验
Richard Van Noorden 311-312
- 木星有79个卫星围绕 Alexandra Witze 312-313
- 对小鼠胚胎进行基因治疗 Heidi Ledford 313-314
研究
新闻
- 超分辨率的新型显微镜 John Rodenburg 334-335
- 血管分化过程的单细胞研究 Arndt F. Siekmann 335-336
- 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 Aylwyn Scally 336-338
- 免疫细胞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Matthew D. Galsky 338-339
- 高纬度海洋更容易出现新的鱼类 Arne O. Mooers 341-342
论著
- 达到次埃米级深度分辨率的二维材料电子叠层成像 Yi Jiang, 343–349
- 通过8342个嵌合染色体变异理解单克隆造血 Po-Ru Loh 350–355
健康个体中塑造单克隆进化的选择压力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血液DNA中的8342个嵌合染色体改变进行分析,发现一些与获得染色体删除或异质性丢失,影响体细胞突变几率以及正向或反向克隆选择的可遗传变异位点。一些特定嵌合染色体改变与未来血液系统恶变具有强烈相关性。该发现揭示了多种途径可导致克隆扩张并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 对建立冠状动脉的早期祖细胞进行单细胞分析 Tianying Su 356–362
- 由髓样细胞分泌的IL-23驱动去势抵抗的前列腺癌
Arianna Calcinotto 363–369
摘要:前列腺癌患者常表现出对雄激素剥夺疗法的耐受,被称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但机制仍需深入理解。癌细胞对肿瘤微环境的依赖性表明微环境可能控制CRPC的出现。本研究确定了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分泌的IL-23可激活前列腺肿瘤细胞中的雄激素受体,促进细胞在雄激素缺乏条件下的存活和增殖,以非细胞自主方式来诱发CRPC。IL-23阻断疗法可以对抗MDSC介导的对前列腺癌的耐受性,并可与标准疗法协同发挥作用。
短篇报导
- 利用基于DNA的神经网络将分子模式识别扩大化Kevin M. Cherry 370–376
- 通过机器学习控制有机合成机器人探索新的化学反应
Jarosław M. Granda 377–381
- 海洋鱼类物种形成速率逆纬度梯度分布 Daniel L. Rabosky 392–395
- 艺术、文化和科学领域的职业巅峰时期 Lu Liu 396–399
- 对健康个体进行急性髓系白血病风险的预测 Sagi Abelson 400–404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且具有高致死率。如何区分AML高风险个体和年龄相关克隆造血(ARCH)个体尚不清楚。本研究对AML诊断前平均6.3年的95名个体(Pre-AML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DNA进行分析,发现前者具有更多突变,变异等位基因的频率升高,突变在特定基因上富集。据此建立的Pre-AML预测模型可对Pre-AML个体进行准确预测并用于发现高风险个体。
- 用非病毒基因组靶向重编程人T细胞功能和特异性Theodore L. Roth 405–409
使用重组病毒载体对T细胞进行基因重编程以达到治疗目的的过程漫长且昂贵,拖慢了研究和临床使用速度。本研究开发了一种CRISPR-Cas9基因组靶向系统,该系统不需要病毒载体,可在人原代T细胞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点快速有效地插入大DNA序列(大于1千碱基),同时保持细胞活力和功能,并允许内源基因的单独或多重修饰。此项研究为实现非病毒基因组靶向实验操作的灵活方便性和人原代免疫细胞的治疗工程打下了基础。
- PINK1激活parkin的分子机制 Christina Gladkova 410–414
- 以抗性基因为导向发现具有新作用机理的天然除草剂 Yan Yan 415–418
基因组挖掘寻找带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用于健康和农业领域仍具挑战性。本研究基于自身抗性基因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共聚类,靶向植物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二羟酸脱水酶(DHAD),发现真菌产物aspterric acid可抑制DHAD,作为有效的喷雾型除草剂。这一发现证明以抗性基因为导向的方法具有发现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潜力。
- 前剪接体结构 Clemens Plaschka 419–422
- PtdIns(4,5)P2稳定GPCR的活性状态并增强G蛋白偶联的选择性
Hsin-Yung Yen 423–427
编辑推荐
在发育和再生中,新的动脉可由已经存在的静脉转变而成,但机制尚不清楚。本期NATURE《Single-cell analysis of early progenitor cells that build coronary arteries》(标题11)一文报道,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发现,处于发育中的心脏中静脉细胞经过早期细胞命运转换,使部分细胞转录超过一定阈值,转变为前动脉细胞。在血液灌注前,前动脉细胞定位于不成熟血管丛,表达成熟的动脉标记物并抑制细胞周期和静脉特异性转录因子COUP-TF2,继而将分化形成冠状动脉。